7月9日,河南日报以《郑州轻工业大学研究生深入博爱西张赶村调研“竹林经济”与三产融合》为题,报道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组建的“三产联兴乡村队”到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实践活动。原文如下:
7月1日,“三产联兴乡村队”来到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开展为期多日的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实践活动。聚焦西张赶村独具特色的“竹林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文旅融合创新模式,以青年视角和专业知识,探寻该村产业升级与三产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三产联兴乡村队”由郑州轻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组建,将学科专业特色与社会服务紧密融合,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用青年智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西张赶村作为焦作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村,拥有着悠久的竹林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竹文化底蕴。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以竹资源为核心,融合农业种植、竹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发展模式,“竹林经济”已成为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志愿服务团队与磨头镇领导、西张赶村“两委”干部、竹产业运营负责人、竹编手艺人非遗传承人、返乡创业青年以及普通村民进行了多轮深入座谈和一对一访谈。通过倾听基层声音,队员们详细了解了竹林种植管理、竹产品研发销售、文旅项目运营、利益联结机制、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关键信息,特别是村民对“竹林经济”发展的切身感受和期盼。
团队成员与当地负责人交流场景
团队重点考察西张赶村如何将第一产业(竹材、竹笋种植)、第二产业(竹编工艺品、竹家具加工等)与第三产业(竹林观光、生态康养、竹文化体验、研学旅行等)进行有机串联与融合,进一步挖掘竹产业的经济潜力和文化价值。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专业所学,团队成员为西张赶村竹产业发展和三产融合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建议方案,如深化竹文化挖掘、引入运营人才、发展智慧竹园、探索碳汇交易、拓展线上营销渠道、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等。
西张赶村的实践为研究生课堂理论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也让研究生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的复杂性和广阔前景。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西张赶村的“竹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高校力量。磨头镇及西张赶村相关负责人对研究生团队的务实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期待能与高校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竹林经济”的繁荣发展。
链接地址: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1458D4E346B94E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