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让思政课成为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郑州轻工业大学毛倩努力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

时间:2020-12-08浏览:23设置

近日,光明日报发布文章《让思政课成为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郑州轻工业大学毛倩努力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报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毛倩的先进事迹,全文如下:

“我期待从进教室到出教室的两个50分钟,哪怕一点点,也希望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七年如一日,从入校至今,4000多节课,15000多名学生,她用心用情讲好每一节课,尽心尽力做到为人师表,只为让思政课成为真正铸魂育人的灵魂课程。

毛倩,女,1982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教师。

2020年2月9日凌晨,毛倩的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为确保延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确保开学思政第一课取得扎实成效,现选派你代表本院为我校同学制作‘开学第一课’!时间紧,任务重,能否按时保质完成课程制作?请速回!”毫不犹豫回复“保证完成任务”后,毛倩即刻从两个熟睡的孩子身旁离开,开始写稿。一份承诺就是一份责任,既然答应了,就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历经两天两夜的不眠不休后,2月11日凌晨,她终于在隔离的家中完成了“环球同此凉热,抗疫众志成城”课程的制作。

2月17日,轻工大线上课堂如期开课,上万名学子在线观看了毛倩的“开学第一课”,满满正能量的抗疫思政课,让全体学生感受到了英雄身上闪耀着的伟大抗疫精神和爱国情怀。随后上传至B站的视频,也收获了大批网友的关注,早已毕业的学子们也闻讯赶来,纷纷在视频上留下“轻大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弹幕,一时间,大家认识了这位才思敏捷、灵动可爱的思政课老师。

然而,“初次试水”成功的背后不仅仅靠的是课前的努力,更源自她七年来不断的积淀、探索和自我修炼。

毛倩出身于教师世家,受家族的熏陶,她自小便在心中埋下了薪火相传、共守三尺讲台的梦想种子。2013年,博士毕业的她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从第一次走上讲台,她就将妈妈的教诲谨记心中:“教师一定要站稳讲台、守好课堂,课堂是我们传授知识、塑造灵魂的第一阵地!”

印象中的思政课总是沉闷、枯燥,“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浑然不觉”一直是思政老师头疼的事。面对几百人的大课堂,如何利用好课堂的50分钟,把思政课讲得“有知有味”,毛倩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每堂课前设置10分钟自由辩论,同学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点评;为了增强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的认同感,毛倩一直坚持脱稿讲课,她总会提前把要讲的内容和案例都记到脑子里,这样上课时就可以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课堂上,她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生动艺术的表达方式,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讲到动情处,甚至有学生和她一起洒下感动的泪水。“老师你讲的太好了,我看完后真的感觉全身都通透了”“表白形势与政策的毛老师,特别爱国、特别正能量的一个老师”“今天被她圈粉了,热泪盈眶了好多次,觉得这个老师特别棒”,课后,同学们经常通过微信、贴吧向她表白。没有简单的灌输,没有陈旧的说教,毛倩总能将枯燥的思政课讲得入耳入脑入心。她主讲的“形势与政策”虽然是选修课,但每次上课都是堂堂爆满,无一人迟到,甚至有学生专门从二十公里外的老校区赶过来“蹭课”,短短的50分钟,让学生直呼没听够,总想让老师多讲一会儿。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为思政课老师,不仅要有守住高校意识形态前沿的这么一个使命感,还要有完成这个使命的能力”毛倩说。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教学更加游刃有余,和学生交流起来言之有物,每天坚持听新闻、关注学科前沿、聆听时政分析成了毛倩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如果有事耽搁了,她总会挤时间把积攒的上百条消息赶回来。“亲其师,信其道”,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毛倩平时还会涉猎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科幻和漫画,这样在和学生交流讨论时,就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做好思政课的探索,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合格的引路人。”毛倩说。

链接地址:

https://wap.gmdaily.cn/article/8daad565c3d44a768a1cad195b4a77c8

返回原图
/